北京:扩大职业院校生源供给 培养应用型人才
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29日继续召开,会议听取《关于本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》。《报告》提到,本市现有中职学校99所,高职院校26所。截至2020年底,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12.93万人。目前,本市每年约有20%的高职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和贯通培养项目升入普通本科学习。下一步,本市将扩大职业院校生源供给,加强职业教育统筹管理。适度提高高职院校专升本比例,进一步畅通高职学生的升学通道。
《报告》给出一组数据,介绍本市职业教育基本情况:本市现有中职学校99所(中专29所、职业高中44所、技工院校26所),高职院校26所(公办高职17所、民办高职9所)。截至2020年底,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12.93万人(其中:中职6.71万人,高职6.22万人)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本市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相对稳定,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逐年下降。随着本地初中毕业生的增长,自2020年起,中职招生规模已开始小幅回升。
《报告》提到,目前,本市每年约有20%的高职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和贯通培养项目升入普通本科学习,“学历天花板”问题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一定阻碍,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。
《报告》介绍了推进本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举措。本市将扩大职业院校生源供给,加强职业教育统筹管理。其中包括,结合本市实际,科学谋划北京职业教育发展,进一步调整院校结构,优化专业设置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持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。适当扩大生源供给,稳定高中阶段职普招生比例,在人才紧缺专业面向河北和周边地区适当扩大招生计划,增加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。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,做好职业院校区域布局,涵养优质职教资源,应对本地生源数量回升后的学位需求。加强统筹管理,促进部门之间和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,努力推动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之间实现“学历互通、证书互认”。
此外,本市将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,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。具体来说,根据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,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,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吸引力。适度提高高职院校专升本比例,进一步畅通高职学生的升学通道。按照市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的要求,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相结合,在国家“双高校”的高水平专业探索开展职业本科试点,完善应用型大学的专业硕士培养工作。同时,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,推动校企双主体育人。鼓励企业兴办职业教育,与职业院校合办职业教育。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,加大学生到企业培养培训的力度等。(记者 李泽伟)
推荐文章
- 2025-07-30关于举办陕西省第九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
- 2024-08-30关于公布2024年度职业教育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
- 2024-06-28关于2024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
- 2023-11-29政校企协同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逻辑、问题与策略
- 2020-09-29专栏 | 赵居礼:在职教之路上无畏奋进(第2期)
- 2023-11-16关于举办陕西省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
- 2021-08-05教育部: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公布
- 2020-09-29李亚平:技工教育路上急先锋(第1期)
- 2021-05-30陕西省统战部长会议在西安召开 徐新荣出席并讲话
- 2025-03-19省中华职教社党支部完成换届任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