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业教育专业“上新”了
近日,教育部印发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(2021年)》(以下简称《目录》),对原有的职业教育专业进行了更新。此轮更新的关键词,是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。
新版《目录》按照“十四五”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,在科学分析产业、职业、岗位、专业关系基础上,对接现代产业体系,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,统一采用专业大类、专业类、专业三级分类,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、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,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、97个专业类、1349个专业,其中中职专业358个、高职专科专业744个、高职本科专业247个。
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、教育部原副部长、新版《目录》研制总顾问鲁昕解读《目录》时表示,当前,以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重要增长引擎,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,对人才的素质结构、能力结构、技能结构提出全新要求,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势在必行。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,也是职业教育“一盘大棋”中的关键落子,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。
她指出,“十四五”时期,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人才结构、专业结构,实现教育体系与经济体系、科技体系、产业体系、社会体系有机衔接。专业建设是服务科技自强自立、现代产业建设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建设数字中国、振兴乡村经济、助力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,更是基础性措施。职业教育所有改革只有落在专业上,才能落在课堂上,落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上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杨凌种业创新中心主任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分析道,《目录》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,就涉农类专业来说,突出了现代、智慧、绿色生态等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,落实了中央对“三农”问题的关切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吴汉明表示,《目录》服务国家战略需求,针对高端制造业的芯片制造需求,新增集成电路类专业,可以弥补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。
《目录》研制也顺应了时代发展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说,《目录》特别顺应了新业态、新科技发展,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专业目录与产业、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,类型特色非常鲜明;还设置了绿色生物制造、合成生物技术等相关新专业。他建议,可以进一步关注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,加快碳交易、碳排放相关领域专业设置、人才培养;持续更新《目录》,并尽快确定专业教学内容和内涵。
“新版《目录》是一次极为重要、具有战略意义的调整,在国内是第一版,在国外也没见过,符合中国国情,具有中国特色。”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、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善学指出,新版《目录》科学性强、专业性强、应用性强,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体系的适配度,促进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定型和定位。
(科技日报北京3月22日电)
推荐文章
- 2015-06-05丹凤县千亩优质核桃栽培科管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(可研报告)
- 2020-09-29专栏 | 蔡建林:献身职业教育,爱心不改、勇立潮头(第3期)
- 2020-06-08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董事长任忠宽 天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书阳到访省社
- 2024-11-11省中华职教社赴陕汽技校开展“四下基层”活动
- 2024-06-17省政协副主席李忠民到西安技师学院调研
- 2021-05-30云南省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
- 2022-01-24众“智”成城 同心战疫——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为疫情防控积极建言献策
- 2021-08-01省级无党派代表人士“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共奋进”专题培训班(第一期)在延安举办
- 2019-05-28陕西省举办职业教育成果展西安市职教活动月启动仪式
- 2021-05-30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